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内容包括:论著、实验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综述、CAC和SPS等国际专栏以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政府公告、文件和批示。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是我国的食品安全专业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4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156/R
邮发代号: 82-45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456
- 国内刊号:11-31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内外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询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方法收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和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规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收集到的法规、标准从加工助剂的定义、使用规定、功能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定义不够明确、具体,缺乏对加工助剂的功能作用、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或残留量)的规定.结论需要参考其他国家管理法规,结合我国加工助......
作者:张俭波;王竹天;刘秀梅 刊期: 2009- 01
-
利用BN大鼠致敏模型研究HPT蛋白的致敏性
目的用BN大鼠致敏模型对HPT(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蛋白的致敏性进行研究.方法40只BN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卵清蛋白(OVA)(阳性对照组)、HPT蛋白(HPT蛋白组)、马铃薯酸性磷酸酶(PAP)(阴性对照组)及蒸馏水(溶刑对照),剂量均为1mg/ml,每只动物1ml,每日1次,连续28d.于灌胃后第7天,取血分离血浆进行组胺测定.于第14天和第28天取血分离血清测定Ig......
作者:贾旭东;王伟;杨晓光;李宁 刊期: 2009- 01
-
不同水平的大豆异黄酮拮抗β淀粉样肽介导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伤作用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SIF)对β淀粉样肤1-42(Aβ1-42)介导的空间学习记忆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按体重将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β模型组、SIF低剂量组、SIF中剂量组、SIF高剂量组每组12只,SIF灌胃剂量分别为每天每公斤体重40、80和160m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0.5%CMC-Na,连续灌胃14d后,模型组和实验组大......
作者:向丽;余焕玲;张淑华;李丽;苑林宏;何玲玲;麻微微;封锦芳;肖荣 刊期: 2009- 01
-
免疫分析法检测无色孔雀石绿研究Ⅰ人工抗原的合成
目的用免疫分析法检测水产品中无色孔雀石绿残留,研究无色孔雀石绿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鉴定.方法用混酸法对无色孔雀石绿进行衍生化,连接上氨基基团,再经重氮化法与载体蛋白相结合,制备人工抗原.结果对无色孔雀石绿中间合成产物的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氨基产物中,无色孔雀石绿占51.83%,单氨基加成的无色孔雀石绿产物占40.48%,二氨基加成的无色孔雀石绿产物占7.69%.采用紫外法和Bradford法测定,......
作者:赵春城;徐子寅;刘一军;徐帮兴;孙秀兰;娄在祥;蔡建荣;赵晓联 刊期: 2009- 01
-
食品标签中营养成分含量标示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食品营养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方法的合理性.方法从10个省市市场抽检326件婴幼儿乳粉、米粉,记录营养成分标示方法;采用GB/T5413-1997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钙、铁、锌进行测定,根据GB10767-1997和GB13432-2004对每种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计算不合格率.采用行χ列表χ2检验分析不同标示方法间-平均值、范围值、高(低)值检测不合格率的差异.结果食品标签中营......
作者:王竹;王国栋;门建华;边立华;何梅;杨月欣 刊期: 2009- 01
-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为进一步改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了2145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问卷,覆盖率达到71.4%.(1)检测实验室资质拥有率为70.9%;(2)机构平均食品理化检测项目参数为35.0项,微生物10.5项,毒理9.2项;(3)机构在册员工14.7万人,其中食......
作者:常迪;李业鹏;王竹天 刊期: 2009- 01
-
广东省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研究
目的探索集体食堂食物中毒防控对策.方法分析历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与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食物中毒地点以企业为主,时间多发于5-10月,中毒食品以果蔬植物类和肉蛋类为主,其中肉蛋类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果蔬植物类以有毒动植物和农药残留中毒为主;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因素,其次是农药和有毒动植物;原料污染、生熟交叉污染和加工不当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以......
作者:庥尚春;陈卫东;蔡雪毅 刊期: 2009- 01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
目的建立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0.1mol/L的盐酸提取,再用60g/L的磺基水杨酸沉淀蛋白.缓冲液为10mmol/L柠檬酸与10mmol/L辛烷磺酸钠混合溶液,以缓冲液+乙腈(85+15,体积比)为流动相,使用KromasilKR100-5C8柱,备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00-400nm范围内对待测组分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添加回收率在80%-1......
作者:宋书锋;鲁杰;方从客;蒋定国;杨杰;肖晶;赵馨;马兰;杨大进 刊期: 2009- 01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叶酸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0.5%氨水提取,高锰酸钾氧化叶酸衍生生成喋呤-6-羧酸强荧光物质,通过ODSC185um反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Ex=290nm,Em=440nm,流动相为0.05mol/L酸钠+甲醇=65+35,流速1.0ml/min.结果方法线性范围为0.05-2.0ug/ml,方法检出限为0.04ug/ml,加标回收率为84.8%-1......
作者:张培;冯慧予 刊期: 2009- 01
-
肉制品中食盐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建立肉制品中食盐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用共沉淀剂沉淀肉制品中蛋白质等干扰物质,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样品提取液中的氯化钠,根据硝酸银的消耗体积计算样品中食盐的含量.结果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1%,平均回收率为99.3%.与国标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法适于内制品中食盐的含量测定.......
作者:贾薇;于晓英;高嵘;李东方 刊期: 2009- 01
动态资讯
- 1 葡萄糖耐量因子功能牛奶对糖耐量低减小鼠干预作用的研究
- 2 鲍鱼酶解提取液的生理活性
- 3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调味品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 4 宜兴市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评分情况分析
- 5 叶菜中有机磷农药多组分残留的快速分析
- 6 胶体金试纸与气相色谱法检测毒死蜱结果相符率比较
- 7 某出口冻虾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检测
- 8 中国5省市居民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风险评估
- 9 从一起河鲀中毒调查探讨河鲀食用安全性的风险管理措施
- 10 某金属冶炼厂区周围农村居民膳食无机砷暴露评估
- 11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若干问题的规定
- 12 卫生部关于制发豆芽不属于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批复
- 13 中国2000年食品污染状况监测与分析
- 14 即食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分析
- 15 壬基酚每日可耐受摄入量建议值的探讨
- 16 《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实施效果浅析
- 17 食源性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分离及菌株特征分析
- 18 天津市山区某小学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告2008年第1号
- 20 辅酶Q10在软胶囊中的存在形态和相应含量测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