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内容包括:论著、实验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综述、CAC和SPS等国际专栏以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政府公告、文件和批示。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是我国的食品安全专业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4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156/R

邮发代号: 82-45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456
  • 国内刊号:11-31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9年第1期文章
  • 国内外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询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方法收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加拿大和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管理规定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对收集到的法规、标准从加工助剂的定义、使用规定、功能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的定义不够明确、具体,缺乏对加工助剂的功能作用、使用范围和使用量(或残留量)的规定.结论需要参考其他国家管理法规,结合我国加工助......

    作者:张俭波;王竹天;刘秀梅 刊期: 2009- 01

  • 利用BN大鼠致敏模型研究HPT蛋白的致敏性

    目的用BN大鼠致敏模型对HPT(潮霉素B磷酸转移酶)蛋白的致敏性进行研究.方法40只BN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经口灌胃给予卵清蛋白(OVA)(阳性对照组)、HPT蛋白(HPT蛋白组)、马铃薯酸性磷酸酶(PAP)(阴性对照组)及蒸馏水(溶刑对照),剂量均为1mg/ml,每只动物1ml,每日1次,连续28d.于灌胃后第7天,取血分离血浆进行组胺测定.于第14天和第28天取血分离血清测定Ig......

    作者:贾旭东;王伟;杨晓光;李宁 刊期: 2009- 01

  • 不同水平的大豆异黄酮拮抗β淀粉样肽介导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伤作用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SIF)对β淀粉样肤1-42(Aβ1-42)介导的空间学习记忆损伤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按体重将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Aβ模型组、SIF低剂量组、SIF中剂量组、SIF高剂量组每组12只,SIF灌胃剂量分别为每天每公斤体重40、80和160mg,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的0.5%CMC-Na,连续灌胃14d后,模型组和实验组大......

    作者:向丽;余焕玲;张淑华;李丽;苑林宏;何玲玲;麻微微;封锦芳;肖荣 刊期: 2009- 01

  • 免疫分析法检测无色孔雀石绿研究Ⅰ人工抗原的合成

    目的用免疫分析法检测水产品中无色孔雀石绿残留,研究无色孔雀石绿人工抗原的制备及其鉴定.方法用混酸法对无色孔雀石绿进行衍生化,连接上氨基基团,再经重氮化法与载体蛋白相结合,制备人工抗原.结果对无色孔雀石绿中间合成产物的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氨基产物中,无色孔雀石绿占51.83%,单氨基加成的无色孔雀石绿产物占40.48%,二氨基加成的无色孔雀石绿产物占7.69%.采用紫外法和Bradford法测定,......

    作者:赵春城;徐子寅;刘一军;徐帮兴;孙秀兰;娄在祥;蔡建荣;赵晓联 刊期: 2009- 01

  • 食品标签中营养成分含量标示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食品营养标签中营养成分标示方法的合理性.方法从10个省市市场抽检326件婴幼儿乳粉、米粉,记录营养成分标示方法;采用GB/T5413-1997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钙、铁、锌进行测定,根据GB10767-1997和GB13432-2004对每种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进行判定,计算不合格率.采用行χ列表χ2检验分析不同标示方法间-平均值、范围值、高(低)值检测不合格率的差异.结果食品标签中营......

    作者:王竹;王国栋;门建华;边立华;何梅;杨月欣 刊期: 2009- 01

  •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检验检测资源现状,为进一步改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了2145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问卷,覆盖率达到71.4%.(1)检测实验室资质拥有率为70.9%;(2)机构平均食品理化检测项目参数为35.0项,微生物10.5项,毒理9.2项;(3)机构在册员工14.7万人,其中食......

    作者:常迪;李业鹏;王竹天 刊期: 2009- 01

  • 广东省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研究

    目的探索集体食堂食物中毒防控对策.方法分析历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与特点,针对性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结果食物中毒地点以企业为主,时间多发于5-10月,中毒食品以果蔬植物类和肉蛋类为主,其中肉蛋类以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为主,果蔬植物类以有毒动植物和农药残留中毒为主;微生物污染是引起集体食堂食物中毒的首要致病因素,其次是农药和有毒动植物;原料污染、生熟交叉污染和加工不当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以......

    作者:庥尚春;陈卫东;蔡雪毅 刊期: 2009- 01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与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

    目的建立乳与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用0.1mol/L的盐酸提取,再用60g/L的磺基水杨酸沉淀蛋白.缓冲液为10mmol/L柠檬酸与10mmol/L辛烷磺酸钠混合溶液,以缓冲液+乙腈(85+15,体积比)为流动相,使用KromasilKR100-5C8柱,备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00-400nm范围内对待测组分进行分离和测定.结果样品中三聚氰胺的添加回收率在80%-1......

    作者:宋书锋;鲁杰;方从客;蒋定国;杨杰;肖晶;赵馨;马兰;杨大进 刊期: 2009- 01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法测定保健食品中叶酸方法的研究

    目的建立保健食品中叶酸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衍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0.5%氨水提取,高锰酸钾氧化叶酸衍生生成喋呤-6-羧酸强荧光物质,通过ODSC185um反相色谱柱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Ex=290nm,Em=440nm,流动相为0.05mol/L酸钠+甲醇=65+35,流速1.0ml/min.结果方法线性范围为0.05-2.0ug/ml,方法检出限为0.04ug/ml,加标回收率为84.8%-1......

    作者:张培;冯慧予 刊期: 2009- 01

  • 肉制品中食盐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建立肉制品中食盐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方法用共沉淀剂沉淀肉制品中蛋白质等干扰物质,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样品提取液中的氯化钠,根据硝酸银的消耗体积计算样品中食盐的含量.结果样品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11%,平均回收率为99.3%.与国标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法适于内制品中食盐的含量测定.......

    作者:贾薇;于晓英;高嵘;李东方 刊期: 2009-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