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内容包括:论著、实验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综述、CAC和SPS等国际专栏以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政府公告、文件和批示。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是我国的食品安全专业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4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156/R

邮发代号: 82-45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456
  • 国内刊号:11-31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冷藏冷冻食品中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样品中的李斯特菌进行初筛,阳性样品用国标法确证,对6类冷藏冷冻食品共3586份样品进行了李斯特菌带菌状况调查.结果珠海地区李斯特菌污染较为普遍,且存在着多重污染现象,生鲜奶、生肉禽类、蔬菜类样品不仅带李斯特菌率高,且带单增李斯特菌率高.结论应加强冷冻食品的李斯特菌监测与管理.......

    作者:冯家望;吴小伦;陈静静;王小玉;李丹琳;唐食明;游淑珠 刊期: 2007- 01

  •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检测及PFGE分型的研究

    目的了解福建省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携带hly、plcA、plcB和prfA毒力基因的情况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的分型情况.方法将hly、plcA、plcB和prfA基因作为靶序列选取4对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6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2株可疑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毒力基因,用PulseNet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方法进行7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PFGE分子分型.结果......

    作者:陈伟伟;洪锦春;张巧姬;杨毓环;马群飞 刊期: 2007- 01

  • 上转磷光免疫层析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

    目的建立一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的上转磷光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利用上转换磷光标记和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技术检测大肠杆菌O157,评价了该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用于模拟污染食品样品的检测.结果该法能在40min内完成检测,应用于不同的肠杆菌科细菌如其他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枸橼酸杆菌、沙雷菌、耶尔森菌以及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单增李斯特菌等23种28株常见细菌,未发......

    作者:王静;周蕾;李伟;胡孔新;陈维娜;闫中强;杨瑞馥 刊期: 2007- 01

  • 六种血清型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用PFGE方法绘制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指纹图谱,并且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首先将从食品中检测出6中不同血清型的沙门菌菌株制成琼脂模块,再提取菌株的DNA,用限制性内切酶XbaⅠ对细菌DNA进行酶切,用Bio-radCHEPMAPPER绘制出菌株的PFGE指纹图谱,后用QuantityOneTM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所有的菌株的同源性均用相似性系数(矩阵)和百分数表示.结论用PFGE绘制菌......

    作者:王颖;顾其芳;刘诚;周培君;张美英 刊期: 2007- 01

  • 上海市市售带壳牡蛎微生物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售带壳牡蛎的微生物污染状况.方法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在上海市水产品批发市场每月2次采集牡蛎样品,共抽取了24份.按照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中检验规程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所有抽检样品均不合格,污染严重的是大肠菌群,所检样品均超标,高污染量达1.4×106MPN/g;其次是菌落总数,超标率达41.7%,高污染量达2.6×107CFU/g;副溶血性弧......

    作者:鲁健章;陈瑞英;沈晓盛;刘承初;苏意诚 刊期: 2007- 01

  • 奶制品及反刍动物肉类食物中n-11位反式脂肪酸含量研究

    目的检测部分奶制品和牛、羊肉类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为评估我国居民膳食中反式脂肪酸摄入量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集奶油、鲜奶、酸奶、奶粉及配方奶粉,不同部位牛、羊肉制品等食物样品56件.应用气相色谱结合银离子薄层层析方法测定样品中反式油酸含量.结果以牛奶为原料加工生产的奶油样品含有n-11反式油酸,以植物油为原料的奶油制品不含反式脂肪酸.酸奶中含n-11反式油酸,奶饮料中脂肪含量很低,未检测出反式脂肪......

    作者:王春荣;马雪征;张坚 刊期: 2007- 01

  • 上海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事件的分析与思考

    目的总结上海盐酸克伦特罗食物中毒事件的教训.方法回顾整个事件的全过程.结果共409人次因食用污染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到医院就医,无死亡.采集样品的盐酸克伦特罗含量3.67~5990.06μg/kg.结论要较好地解决盐酸克伦特罗问题,必须修改现行的相关法规.......

    作者:顾振华;郑雷军 刊期: 2007- 01

  • 中国肉品安全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提高我国肉品安全水平.方法分析我国目前肉类产品存在的主要的安全卫生质量问题,归纳目前我国肉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结果我国肉类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是肉品未经检疫、微生物污染、药物残留污染、养殖过程兽药滥用、肉品注水、搀加有毒有害物质防止肉品变质、私屠滥宰.结论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从养殖到销售的保障肉品屠宰加工安全的法律法规,强化肉品屠宰加工全过程的安全卫生管理.......

    作者:管恩平 刊期: 2007- 01

  • LC-MS/MS测定牛奶中六种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

    目的建立一种用LC-MS/MS快速测定牛奶中6种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方法选择青霉素G-D7为内标,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SPE柱净化、浓缩,有效地去除杂质.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选用含0.1%甲酸的水和乙腈作流动相,在26min内,在线梯度洗脱将6种青霉素类抗生素得以分离.结果方法检出限为青霉素G0.02ng/ml、青霉素V0.06ng/ml、苯唑西林0.04ng/ml、氯唑西林0.11......

    作者:黄百芬;任一平;蔡增轩;莫燕霞 刊期: 2007- 01

  • 福建省2003-2005年食品中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监测与分析

    目的系统分析福建省食品中空肠和结肠弯曲菌的污染现状、分布特征,建立和完善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络,为制定相关的食品卫生干预措施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方法2003-2005年选择福建省的8个地级市和南北2个贫困县的农贸市场为监测点,采集生畜禽肉类、生牛奶、生食蔬菜、鸡蛋、水产品5大类共730份食品样品.按照WHO推荐并作为《全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相关实验室操作手册(食源性致病菌部分)》的弯曲菌检验方法,用加有......

    作者:杨毓环;马群飞;陈伟伟;洪锦春;林升清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