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内容包括:论著、实验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综述、CAC和SPS等国际专栏以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政府公告、文件和批示。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是我国的食品安全专业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4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156/R
邮发代号: 82-45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456
- 国内刊号:11-31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斑点杂交检测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
目的建立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种特异性tlh基因的斑点杂交方法.方法采用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建立斑点杂交条件.杂交反应条件优化如下:杂交温度65℃,杂交时间9~12h,探针使用浓度100~125pg/ml.结果地高辛标记tlh基因探针长度为450bp,标记产量为50μg/ml.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重复使用4次.结论本方法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的特点,适用于副溶血性弧菌菌株的鉴定.......
作者:曹小红;朱雪兰;陈艳;刘秀梅 刊期: 2009- 04
-
我国部分省区2008年产小麦玉米中真菌污染状况研究
目的对安徽、江苏、河北、河南四省部分地区2008年产小麦、玉米真菌污染情况和菌相分布进行调查,为进行粮食中主要污染真菌产毒预测微生物学研究提供菌株,为粮食防霉提供依据.方法将采集的小麦、玉米样品消毒后点种于PDA培养基上,培养后进行菌落计数并鉴定菌相.结果四省小麦样品真菌污染率几乎100%,优势菌是交链孢霉;玉米全部样品均被真菌污染,优势菌是镰刀菌.结论四省的小麦、玉米样品真菌污染严重,粮食储藏过......
作者:徐得月;李玉伟;李凤琴 刊期: 2009- 04
-
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监测
目的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零售海产品中创伤弧菌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增菌,改良纤维二糖-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mCPC)琼脂和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CC)琼脂分离海产品试样中的创伤弧菌,可疑菌落的鉴定采用生化试验或PCR法.采用可能数(MPN)法和PCR法检测牡蛎试样的创伤弧菌污染水平.结果天然污染海产品试样创伤弧菌的检出率为19.8%(20/101).牡蛎试样中45%(55/......
作者:陈艳;梅玲玲;李秀桂;闻剑;朱海明;马群飞;付萍;刘秀梅 刊期: 2009- 04
-
2006-2008年广东省水产品和食物中毒患者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血清分型研究
目的研究2006-2008年广东地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和水产品分离株的血清型分布.方法采用血清玻片凝集试验对2006-2008年我中心收集的279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这些菌株均由广东省食品污染物监测网和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分离获得,分离地区覆盖广东的粤西、粤北、粤东和珠三角地区,其中食物中毒患者分离株176株,水产品分离株103株.结果2006-2008年收集的279株副溶血性......
作者:方伟;黎微;柯昌文;马聪;朱海明;宋曼丹;何冬梅;杨冰;王海燕;赖蔚苳;王建;严纪文;邓小玲;杨杏芬 刊期: 2009- 04
-
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售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污染状况.方法将显色培养基法、API试剂条法和PCR法联合应用对哈尔滨市售128份生肉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出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18株,检出率为14.06%.其中生猪肉检出率高,达20.00%.结论哈尔滨市售生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污染状况比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强管理和监测.......
作者:邵美丽;遇晓杰;杨帆;刘娣 刊期: 2009- 04
-
容量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钙的不确定度分析
依据容量法测定保健食品中钙的含量,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即滴定管不确定度和移液管不确定度,计算得到食品中钙的测定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12%,伸展不确定度为0.03%.......
作者:肖香兰;田庆民 刊期: 2009- 04
-
畜禽制品HACCP的应用
HACCP作为保证食品安全的质量控制方法,在世界范围内已得到普遍重视.本文针对畜禽制品在建立实施HACCP中容易忽视的方面和应关注的重点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并对此类产品实施HACCP计划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见解.......
作者:张卫民;徐娇 刊期: 2009- 04
-
震后灾民临时安置点食品卫生应急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地震后灾民临时安置点的食品卫生应急对策.方法根据在灾区一个月来的防病工作情况,分析了集中安置点存在的食品卫生隐患.结果存在问题:1.食品储存场所条件简陋;2.临时饮食点及周边环境恶劣:3.炊、用具及餐具严重缺乏;4饮用水水量、水质难以保证.提出了采取的防控措施:1.参与临时饮食点的规划;2.严把食品原料质量关;3.对饮食点进行全程跟踪保障;4.消灭蚊蝇草生地;5.培育临时饮食加工队伍;6.......
作者:王霞东;谢仁圣 刊期: 2009- 04
-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 卫政法发[2009]54号
......
作者: 刊期: 2009- 04
-
发酵奶中乳酸菌菌种检出及活菌计数调查
目的分析北京市场发酵奶(酸奶)在保质期内的乳酸菌数及乳酸菌菌种的检出率.方法对11个酸奶厂家的20种不同酸奶产品进行乳酸菌活菌计数及所用菌种的检验.结果在保质期间,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3.08%和27.27%;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分别为72.22%和94.44%.在保质期末,嗜热链球菌的平均活菌数为3.23×106CFU/ml,保加利亚乳杆菌为4.17×105CFU/ml,双歧......
作者:徐进;杨宝兰;李志刚;郭云昌;严卫星 刊期: 2009- 04
动态资讯
- 1 六六六、滴滴涕分析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 2 美国大杏仁对年轻吸烟者体重、血脂和血压的影响
- 3 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国际食品法典及其它食品标准工作的评估概况
- 4 一起纽波特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检测及菌株同源性分析
- 5 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奶制品中常见谷物成分
- 6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辑部成员
- 7 聚二甲基硅氧烷应用及安全性评估概况
- 8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
- 9 烟台市市售葡萄酒合成色素使用情况调查
- 10 2013年河北省159份生乳中硫氰酸盐含量分析
- 11 江西省铅山县一起蘑菇中毒事件的调查与鉴定
- 12 参类保健食品中人参皂甙含量与小鼠免疫功能关系的初步探讨
- 13 阴离子交换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联用测定片剂类富硒保健品中4种形态硒
- 14 卫生部关于食品分装加工及分装食品监督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
- 15 DEHP暴露对子代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 16 对62份乡镇食品企业生产用水卫生学调查
- 17 保健食品中肌醇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18 某公司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调查
- 19 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结合GC-MS测定酱油中多组分氯丙醇的研究
- 20 食品市场准入与卫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