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内容包括:论著、实验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综述、CAC和SPS等国际专栏以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政府公告、文件和批示。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是我国的食品安全专业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4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156/R
邮发代号: 82-45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456
- 国内刊号:11-31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2008年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监测
目的了解上海市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社区居民食源性腹泻主动症状监测、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肛拭检测、中小学生腹泻缺课调查、药店黄连素及诺氟沙星销售量调查及食物中毒暴发事件网络报告等方法综合监测.结果上海市社区居民食源性腹泻年发生率为26.2‰,就诊率为40.2%,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肛拭检测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2.95%、沙门菌阳性率0.53%,中学生、小学生腹泻缺课率分别为15.91‰,9.9......
作者:刘弘;陆屹;高围溦;陆冬磊;段胜钢;吴春峰;邢之慧;袁微嘉;秦璐昕 刊期: 2011- 02
-
牛奶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的一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纯化及抗原性鉴定
目的克隆并表达牛奶中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β-LG)的一基因片段,并检测其杭原性.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β-LG蛋白基因片段,测序后将目的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粗pE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origami,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重组β-LG片段蛋白.用Nit~2+亲和层析柱纯化,用Westernblot和ELLSA检测重组蛋白与牛奶过敏患者血清IgE的结合活性.结果克隆获得β-LG片段蛋白,......
作者:李建杰;陈大玮;闫浩;杨成彬;邓利;刘杰;刘志刚;黄钟 刊期: 2011- 02
-
重组人乳铁蛋白对大鼠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从转基因牛乳中分离纯化的重组人乳铁蛋白是否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给大鼠灌胃重组人乳铁蛋白共8周,设低、中、高3个剂量组(0.375,0.75和2.25g/kgBW·d)以水为对照组.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体重、身长、摄食童和食物利用率.结果高剂量组体重、身长和食物利用率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低、中剂量组的体格发育指标较对照组有轻度改善.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重组人乳铁蛋白具有促进大鼠生长......
作者:王小丹;刘珊;严卫星;徐海滨 刊期: 2011- 02
-
染料木黄酮对β淀粉样肽25-35介导的PC12细胞凋亡过程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染料木黄酮(Gen)对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介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并探讨了可能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PC12细胞传代培养48h后,选取生长良好的同批次细胞,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Aβ模型组(20μmol/L),Gen干预组(25,50和100μmol/L),Gen预处理2h后,经Aβ25-35染毒,建立细胞损伤模型;24h后,收集细胞,用逆转录一聚合酶......
作者:何玲玲;封锦芳;肖荣;余焕玲;麻微微;丁冰杰;苑林宏 刊期: 2011- 02
-
保健食品及营养素补充剂中维生素C稳定性研究
目的严格按照保健食品卫生学德定性实验的要求,将不同剂型的样品保存于人工气候箱中,并考察其所含维生素C的稳定性.方法采用2010年版二部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腆童法,并用自动电位滴定仪进行测定.测定样品在保温1,2,3个月时的维生素C含量,计算衰减率并绘制衰减曲线.结果样品中维生素C衰减率为-7.29%~94.26%(衰减率在±10%以内可认为是实验误差).结论绝大多数保健食品与营养素补充剂在37℃、......
作者:刘平;李强;金庆中;罗仁才 刊期: 2011- 02
-
两种选择性培养基HE、CAS检测沙门菌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沙门菌选择性培养基HE和CAS在食物样本检测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时效性.方法观察典型沙门菌和非沙门菌在两种选择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和菌落形态.通过人工染菌实验,比较两种选择性培养基分离沙门菌的检测效果.采集16份市售整鸡样本,进一步比较两种培养基沙门菌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沙门菌在HE平板上为绿色菌落,大多有黑心;在CAS平板上为紫色菌落.含菌量为10CFU/25g鸡肉样本,经SC增菌液增菌......
作者:闫琳;王晓英;郭云昌;裴晓燕;余东敏 刊期: 2011- 02
-
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疾病负担的初步研究
目的初步估计我国细菌性食源疾病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推算我国急性腹泻的发病率,综合胃肠炎患者腹泻比例、胃肠炎患者食源性比例可推算我国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结合食源性疾病的细菌比例可推算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同时推算住院率.利用卫生部调查数据获得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结合食源性比例,获得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病死率.结果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每年发病人数可达9411.7万人次,其中247......
作者: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 刊期: 2011- 02
-
多层电泳槽在彗星试验中的应用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彗星试来验证多层电泳槽的实用性,从而推进彗星试验的规范化.方法从10只SD大鼠中分别提取淋巴细胞,各制作6张彗星试验载玻片,其中每只动物的一半载玻片用30%H_2O_2处理作为阳性组,另一半未处理的作为阴性组;分别用单层电泳和多层电泳开展彗星试验,并分析彗星试验结果.结果30%H_20_2导致淋巴细胞DNA损伤;单层电泳和多层电泳的阳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多层电泳的不同层之间差异无......
作者:张馨;李万湖;刘玉梅;雍凌;李宁;张文众 刊期: 2011- 02
-
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暴发分离株的血清型、核糖型及毒力基因研究
目的了解目前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暴发菌株在上海地区的血清型分布、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情况,及Ribo分型.方法收集上海市27起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暴发事件分离的98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副溶血性弧菌分型血清对所收集的菌株进行血清学分型.利用双重PCR方法扩增tdh,trh两个重要的毒力基因以了解其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应用Riboprinter系统检测上述菌株的酶切片段杂交多态性.结果引起27起暴发的98株......
作者:陈洪友;陈敏;盛跃颖;屠丽红;张雯霞;张曦;王文静 刊期: 2011- 02
-
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10种磺胺类药物
目的建立基质固相分散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蜜中10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方法,包括磺胺、磺胺嘧啶、磺胺吡啶、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氯哒嗪、磺胺甲噁唑和磺胺二甲异噁唑.方法蜂蜜样品与C,:固相吸附荆于玻璃研钵中研磨均匀,得半干状混合物,装入空的固相萃取管中,盖上一层滤纸,以1+3二氯甲烷-乙酸乙酯(V/V)为洗脱剂洗脱,洗脱液经氮气吹干,用流动相溶解残渣,经0......
作者:余辉菊;杨晓松;杨胜利 刊期: 2011- 02
动态资讯
- 1 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6种玉米赤霉醇类化合物
- 2 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的合理性
- 3 生鲜肉及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调查分析
- 4 潲水油聚合酶链式反应鉴定技术研究
- 5 HACCP在广式蛋黄莲蓉月饼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6 徐州市地产饮料卫生学调查
- 7 HPLC法测定蜂蜜中槲皮素和山奈酚
- 8 中国保健食品的国际化与知识产权保护
- 9 传统臭豆腐的微生物学指标分析
- 10 零售生鸡肉中沙门菌污染对居民健康影响的暴露评估
- 11 食品安全犯罪的行政刑法责任——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 12 中国食源性鼠伤寒沙门菌株耐药谱及PFGE分型研究
- 13 食品农药污染综合监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 14 抗微囊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15 微波消解-碰撞反应池技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粮食中硒的方法研究
- 16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 17 世卫组织西太区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 18 本期导读
- 19 保健食品促进排铅模型小鼠饮水染铅剂量及检测指标的探讨
- 20 2008-2009年美国食源性鼠伤寒沙门菌病暴发情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