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内容包括:论著、实验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综述、CAC和SPS等国际专栏以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政府公告、文件和批示。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是我国的食品安全专业期刊。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4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156/R
邮发代号: 82-45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456
- 国内刊号:11-31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中国保健食品功能宣称流通现状与建议
为揭示我国保健食品功能宣称流通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相应建议,通过对31个省市自治区所有获得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保健食品注册批准证书的企业调查,发现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在以大于10%的速度快速发展,尤其是在2003年.2004年保健食品市场销售额超过210亿元,上缴利税近53亿元.目前在市场上生产流通的功能宣称占调查总数的56%左右.大多数保健食品的功能宣称集中在少数功能上,产品同质化......
作者:张李伟;邓少伟;郭海峰 刊期: 2006- 03
-
卫生部批准的795种参类保健食品情况分析
为了解参类保健食品的现状,为研究制定参类保健食品的标准提供依据,对1996年~2003年7月卫生部批准的795种保健食品资料进行了分析,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运用SAS6.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参类保健食品中具有抗疲劳功能产品的人参总皂甙含量的范围为0.001~25g/100g,每人每日人参总皂甙摄入量的范围是0.000112~0.75g/d.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产品的人参总皂甙含量范围在0.000......
作者:彭军;高小蔷;李琼;李勇 刊期: 2006- 03
-
转基因水稻潮霉素标记基因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基因水平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为建立用于基因水平转移研究,尤其是DNA经加工和消化后稳定性研究的针对转基因水稻潮霉素标记基因hpt(hygromycinphosphotransferase)的定性和实时定量PCR体系,设计针对hpt的上游通用引物多个片段定性PCR扩增体系,以植物叶绿体基因rbcl为内对照,PCR扩增产物经测序验证.将定性PCR中小片段(236bp)连接到质粒载体pUC18-pMDT载体上,提取质粒经验证后做外......
作者:沈立明;吴永宁;周萍萍;张建中;魏晓丽 刊期: 2006- 03
-
常见精练油中植物甾醇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含量分析
为对我国常见的植物油中植物甾醇含量进行测定,建立了植物甾醇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对11类共25种精炼植物油中的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烷醇、菜油甾烷醇及菜籽甾醇等的含量进行分析.本方法相对标准差为1.1%~6.9%;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的回收率的RSD值范围为3.0%~4.7%.玉米胚芽油中植物甾醇含量高,其次是菜籽油和芝麻油.不同种类的植物油植物甾醇的含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同一......
作者:冯妹元;韩军花;刘成梅;杨月欣 刊期: 2006- 03
-
海产贝类食品安全预警研究
为防控海贝类食源性污染、食物中毒的发生,通过开展贝类生物海洋污染本底调查、进行贝类食用安全性分析评价、在海区布设预警站点、实施贝毒素预警监测、建设海贝类食品安全示范基地等方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沿海实际的贝类食品安全预警保障模式,并对贝类食品依法行政、贝类的清洁生产与健康养殖等提出了见解.......
作者:张卫兵;许璞;周群霞;缪宝迎;王咸钢;季莘;顾明;钱虎平;金峰 刊期: 2006- 03
-
免疫磁珠法检测食品中的沙门菌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
为检测沙门菌在本市食品中的污染和耐药情况,采集各类食品样品303件,经增菌后通过特异的免疫磁珠(IMS)吸附并接种XLD平板分离沙门菌.分离的菌株按年度分成2组,分别以改良K-B法测试对2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在303件样品中检出87件阳性,总阳性率28.71%.分离到的112株沙门菌以德比、肠炎血清型占优势.肉类制品的阳性率40.20%(82/204)明显高于其它食品,共分离出107株沙门菌(10......
作者:许学斌;顾宝柯;金汇明;胡培玉 刊期: 2006- 03
-
应用双重Real-time PCR同步定量检测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为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了基于TaqMan探针的双重Real-timePCR方法.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的gyrB基因序列和金黄色葡萄球菌coa基因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双重Real-timePCR检测体系,制作校正曲线,同步定量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的双重Real-timePCR方法对2种细菌菌液的检测敏感度均低于10CFU/PCR反应体系......
作者:蒋鲁岩;蔡潭溪;邵景东;徐邦兴;陈溥言 刊期: 2006- 03
-
PCR技术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的应用研究
为快速准确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沙门菌,将建立并优化的沙门菌PCR检测试剂盒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的检测,并于国标法进行了比较.对上海地区238份鸡蛋、685份原料牛奶、283份猪肉、314份牛肉和58份虾仁样品的沙门菌检测表明,PCR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与国标法的符合率亦为100%,且检测时间仅为2d,较国标法大为缩短.该方法可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沙门菌的检测,并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等优点.......
作者:刘佩红;王建;焦新安;黄金林;卢军;沈萍莉 刊期: 2006- 03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生物素
为了测定保健食品中的生物素的含量,建立方便可靠的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保健食品中生物素含量进行了测定.使用HypersilODS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15+85,pH=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00nm.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6.8%~106.0%,RSD为8.4%,低检出量为0.5mg/kg.该方法简便、准确,有良好的重现性,技术......
作者:肖晶;杨大进;张馨之 刊期: 2006- 03
-
食品中金属污染物GB/T 5009-2003分析方法与CAC推荐方法之比较
为给我国修订理化检验方法提供借鉴,比较了食品中8种无机污染物在我国标准理化检验方法GB/T5009-2003与CAC推荐的分析方法之间存在的差异,主要是分析方法的种类和参数的比较.我国现有的分析方法与CAC推荐的方法基本接轨,铅、砷、汞、镉、锡、铜、锌7种元素分析方法的种类略多于CAC;我国标准检验方法普遍缺乏必要的技术参数;原子荧光法为我国特有的分析方法.建议按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建立我国分析方法的......
作者:常迪;王竹天 刊期: 2006- 03
动态资讯
- 1 家庭式托幼机构食品卫生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 2 卫生部关于2004年植物油国家卫生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
- 3 连云港海域贝类HAV污染状况调查
- 4 辽宁省10年食品卫生抽样监测数据分析
- 5 黄曲霉毒素的分析方法
- 6 对135起食品卫生罚款的原因分析与探讨
- 7 动物源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8 铁营养状况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 9 我国茶叶中稀土元素残留现状及限量标准的探讨
- 10 试述卫生检验工作对卫生行政执法的影响
- 11 PCR-焦磷酸测序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研究
- 12 苏丹红Ⅰ胶体金检测试纸条的研制
- 13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若干问题的规定
- 14 银杏外种皮多糖对正常BALB/c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15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 16 95%水胺硫磷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研究
- 17 食品中双甲脒残留量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研究
- 18 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死亡案例分析
- 19 卫生部关于200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情况的通报
- 20 宁波地区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物检测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