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系中华预防医学系列杂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内容包括:论著、实验技术与方法、调查研究、综述、CAC和SPS等国际专栏以及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政府公告、文件和批示。内容涉及食品安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是我国的食品安全专业期刊。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出版部门: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845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156/R

邮发代号: 82-450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
  • 国际刊号:1004-8456
  • 国内刊号:11-315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2003~2004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 2005~2006年度 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通告卫法监通发[2000]9号

    附件所列健康相关产品已于2000年8月获卫生部批准。  特此通告。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二000年九月十八日附件:1.2000年8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化妆品目录(略)2.2000年8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目录3.2000年8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目录(略)4.2000年8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消毒产品目录(略)附件2:2000年8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目录    国产产品  1......

    作者: 刊期: 2001- 01

  • 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通告卫法监通发[2000]8号

    附件所列健康相关产品已于2000年7月获卫生部批准。  特此通告。二000年八月十四日附件:1.2000年7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化妆品目录(略)2.2000年7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目录3.2000年7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目录(略)4.2000年7月份获卫生部批准的消毒产品目录(略)......

    作者: 刊期: 2001- 01

  • 美国益生菌产品的发展状况(综述)

    益生菌(Probiotic)又称微生态调节剂、生态制品、活菌制剂,是指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制剂。[1]近年来随着微生态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该理论被应用在实践上取得成效,益生菌产品发展迅速。美国的益生菌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作者:李晓瑜;包大跃 刊期: 2001- 01

  • 铬与健康研究进展(综述)

    铬参与人体糖和脂肪代谢,对人体的健康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铬被确定为必需微量元素的主要依据是它能恢复大鼠葡萄糖耐量的作用。铬常见的氧化态是+2、+3和+6价,只有三价铬是人体必需的。自然界中的铬以三价稳定。生物体内三价铬也是为稳定的存在形式,这是因为三价铬很容易和配位体生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络合物。六价铬是一种强氧化剂,对人体有毒。目前关于铬与人体健康的研究报道很多,现将近几年的有......

    作者:王永芳 刊期: 2001- 01

  • 圆孢子虫病——一种新发现的食源性疾病(综述)

    圆孢子虫病(Cyclosporiasis)是由圆孢子虫(Cyclosporacayetanensis)引起的人体寄生虫病,1977年首次发现并于1979年首先由Ashford报道。[1]近几年美国等国家陆续发生多起食源性圆孢子虫病暴发事件,使得圆孢子虫成为继隐孢子虫、等孢球虫后的又一种重要的人体寄生球虫。我国虽未出现大规模食源性暴发,但迄今已报道了16例圆孢子虫感染的病例。[2]本文就圆孢子虫及其......

    作者:韩怀忠;于晓华;张丽菊 刊期: 2001- 01

  • 第五次食品安全与协调研讨会纪要

    第五次中国大陆、台湾、香港食品安全与协调研讨会于2000年10月6日至7日在北京贵宾楼饭店召开;前四次研讨会分别于1994、1995、1996和1998年召开。本次研讨会继续由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中国办事处主办,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约20名食品卫生专家以及国际生命科学学会(ILSI)中国办事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卫生部法监司赵同刚司长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另外,ILSI中国办事处的赞助公......

    作者: 刊期: 2001- 01

  •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瑞士进口的矿泉水和瓶装矿泉水中发现类诺沃克病毒(HIV)

    BeuretC,KohlerD,LuthiT等人于2000年11月在《JFoodProt》杂志上发表文章,介绍了在瑞士进口矿泉水中发现类诺沃克病毒(NLV)的情况。NLV病毒是萼状病毒(小杯状体)属。由NLVs引起的大多数非细菌性肠炎是通过痰及浮尘传播的。在美国由已知的食源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中估计有67%是由NLVs引起的,许多疾病的爆发与摄入首次污染与再次污染的食品有关。还没有由污染的矿泉水引起......

    作者: 刊期: 2001- 01

  • 用肽核酸快速检验、鉴定和计数瓶装水中的铜绿假单胞菌

    StenderH.等人在2000年11月美国出版的《微生物方法杂志》上,介绍了一种新的同时检测、鉴定和计数铜绿假单胞菌的CISH(Chemiluminescentinsituhybridization)方法,该方法已经研究成功。这种检验方法用一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上述工作。用大豆过氧化酶标记的肽核酸(Peptidenucleicacid,PNA)为探针结合铜绿假单胞菌的种特异性rRNA,单个的铜绿假......

    作者: 刊期: 2001- 01